《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入期刊?深圳市優秀期刊 郵發代號:46-234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671-3508 國內統一刊號:CN 44-1542/TH
新聞中心
2023年8月12日,2023大灣區離散工業(模具)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暨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年會在維納斯皇家會議酒店(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店)順利舉辦。論壇在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由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主辦,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市信邦數控刀具有限公司、香港訊通展覽公司共同協辦。
本次論壇以“數字賦能 智造強國”為主題,旨在探討以模具為龍頭的離散工業所面臨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機遇與挑戰,論壇通過主題演講、企業分享、論壇沙龍、廠商展覽等形式,分享了數字化轉型的成功經驗和最佳實踐,并結合具體案例解析,探討了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時的難點和解決策略,為廣大制造企業務實推進數字化轉型升級指引了方向,幫助企業找到自身數字化轉型的真正需求。
出席本次論壇的領導和嘉賓主要有: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榮譽會長 楊金表先生、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執行會長 譚超武先生、廣東省模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熊菊花女士、深圳市真空技術行業協執行會長 黃榮昌先生、東莞市數控刀具行業協會秘書長 唐有水先生、東莞市機械模具產業協會秘書長 楊曉東先生、佛山市模具行業協會秘書長 劉水義先生、深圳市龍崗區移動通信與工業互聯網行業協會副會長 李勇先生、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高級工程師 汪智勇先生、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總工程師 胡露女士、華為云工業互聯網總架構師 劉益明先生、三菱電機日本加工技術專家 神谷圣人先生、廣東省高端精密機械零件制造工藝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鐘健先生、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模具經理 陸志強先生、深圳樂新模塑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代偉先生、群達模具(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 蔡少武先生、雅達高精密模具有限公司CEO 陳志強先生、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阮鋒先生、廣東銘利達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 周建峰先生、武漢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易平先生、東莞市信邦數控刀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國新先生。
行業內專家、代表齊聚一堂,碰撞思想火花、傳授寶貴經驗、攻克技術難關,以專業的視角、淵博的學識、獨到的見解,聚焦數字化發展的重點方向,展開深入交流,促進各方跨界融通、創新協作、凝聚共識、共創未來。
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執行會長 譚超武先生 在致辭中表示:在時代發展瞬息萬變的今天,行業風向在變,客戶需求在變,這就要求我們要具有與時俱進和交流學習的能力。本次高峰論壇提供了一個難得的交流學習、思想碰撞、共同進步的機會,希望在座各位企業家以本次論壇為契機,認真學習借鑒各位專家提出的好經驗、好做法,充分吸收新理念、新觀念,會百家之言,聚各方之志。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高級工程師 汪智勇先生 作“離散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探索和實踐”主題報告。汪博士對離散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面臨的挑戰做了全面的分析和總結,并對模塑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發展過程提出落地建議和對策:通過構建智能裝備、智能車間、智能工廠的模塑智能制造核心技術體系,加快離散型工業互聯網在模塑行業的驗證與示范應用。
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總工程師 胡露 帶來“創新生態系統——打造賦能四鏈的數實融合發展新路徑”主題分享。她對制造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痛點、難點做了全面深入的剖析,要解決“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的難題,還需在探索數實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深入挖掘數字化技術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發展機遇。她表示:著力打造數字化賦能公共服務平臺生態體系,建立創新生態系統是中小企業破局突圍的必由之路。
華為云工業互聯網總架構師 劉益明 帶來“模具云工廠和大模型應用案例分享”,他在論壇上介紹了賦能千行百業的盤古大模型的優勢:大模型與傳統AI對比:樣本數量少、人員技能低、交付周期短、復制成本低。通過汽車模具行業客戶案例介紹——啟泰智能聚焦模具行業數字化服務,建設模具云工廠,打破系統邊界,實現全流程數據貫通,以智能設計為核心賦能行業,大幅提升研發效率。華為云盤古氣象大模型更是突破了AI預報天氣精度不及傳統數值預報的世界性難題,大幅提升氣象預測速度與精度。
兆威機電股份公司零件BU負責人 陸志強 帶來“兆威信息化推進實踐分享”的主題報告,介紹了兆威的IT規劃藍圖以及信息化推進情況,他表示:兆威機電作為一家集設計、研發、制造于一體的微型驅動系統方案解決商,不僅具備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優質的制造能力,擁有經驗豐富的生產團隊,實現高效生產、穩健交付,還引入MES生產管理系統覆蓋產線,實時監測生產進度、設備狀態和品質狀況,實現生產過程可視化,采集關鍵工序數據,反饋生產問題,智能化措施提升生產效率和質量控制水平,通過MES管理系統、SAP系統、項目管理系統以及自動化生產線等建設,有效提高生產靈活性,保障產品質量,實現降本增效,兆威在2022年通過了國家智能制造成熟度三級認證審核。
隨后,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秘書長 涂容華 做了“學會年度工作報告及計劃”,涂秘書長對去年的學會工作做了全面總結,也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安排和部署。他指出這一年收獲滿滿,整合集聚深圳市內外的優秀企業400余家,深入貫徹新服務理念,加快構建新服務模式,在組織建設、學術交流、宣傳推廣、服務會員等多個方面深入細致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在座各位領導和行業同仁的共同努力,并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學會也將繼續深入貫徹發展理念,集眾智、聚合力、謀長遠,為模具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新思路、謀劃新舉措、增添新動能,努力繪就學會工作藍圖新篇章。
三菱電機日本加工技術專家 神谷圣人 和深圳市和品五金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 佘志榮 帶來“新能源領域模具加工技術應用實戰分享”報告,隨著新能源領域的快速發展,模具加工技術在新能源設備制造中的應用越來越重要。佘總在報告中重點分析了慢走絲、鏡面火花機和內外圓磨床等設備技術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度應用,并與在場人員探討了其在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寧波博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 梁志寧 帶來“數字造絲——黑金絲開啟慢走絲快時代”,他從公司的數字化研發和黑金絲是如何開啟慢走絲快時代的兩大部分來闡述,博德高科利用數字化和強大的研發實力來優化產品,給我們帶來了新的產品系列展示:blac黑金絲,作為慢走絲加工用的關鍵制品,黑金絲通過優化放電性能,提升慢走絲加工速度、精度和工件表面光潔度,切割出高精密的模具、高端零部件,真正做到了一根絲助推中國制造業向精密制造、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
深圳星友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郭文友 給我們帶來“智能制造在模具行業的應用和發展”主題演講,他從智能制造產業與技術背景、智能制造內涵與關鍵技術、基于RFID的智能制造與應用三個方面來講述:智能制造的發展方向是產品智能化、設備智能化和工廠智能化,必須要掌握數字化制造、機器人、傳感器等關鍵技術,模具行業的智能化和數字化將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更精確的設計和制造,更靈活的生產模式以及更高的客戶滿意度。
在企業客戶分享環節,深圳市樂新模塑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代偉 以“做制造業苦不苦?”的巧妙提問和與會人員展開交流分享,李總深入剖析現今制造業普遍現狀,總結了制造業的“苦”以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他表示,作為大國脊梁,制造業不會消失,但落后的制造業一定會消失,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所有制造企業要時刻保持高度清醒的認識,不能安于現狀,同時也要重塑信心、拓展海外市場、提高觀念、建立技術領先的意識,要始終相信制造業雖苦,但一定會苦盡甘來。
圓桌討論環節,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執行會長 譚超武先生、廣東省高端精密機械零件制造工藝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鐘健先生、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榮譽會長 楊金表先生、武漢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易平先生、東莞市信邦數控刀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國新先生 共5位嘉賓們分別圍繞“如何認識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數字化與信息化有什么區別與聯系?”、“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在何方,如何穩步發展?”、“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制造企業如何避免半途而廢問題?”等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從各個角度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引起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
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快速演進,以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加速創新迭代,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數字化轉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產業長遠發展的“必修課”。各行各業也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探索,形成了卓有成效的經驗和路徑,模具是工業之母,是工業生產的基礎工藝裝備,在當今快速發展的時代下,模具作為工業的支柱行業要發展、要提升,更需要模具制造企業往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上下功夫,但是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個企業就能撐起,中國離散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未來仍需要所有業內專業人士共同探討。
為了讓與會嘉賓更直觀地了解各廠商的解決方案,方便企業與廠商之間的溝通交流,論壇會場后方還設立了展示交流區,豐富的解決方案與相關實例的資料展示收到了與會嘉賓的一致好評和廣泛關注。
晚宴期間,主辦方給本次高峰論壇的贊助單位頒發紀念牌匾以示感謝:
訊通展覽公司總經理 盧楚彬先生發表致辭。
東莞市信邦數控刀具有限公司董事長 鄧國新先生致辭并帶來現場演唱和樂隊表演。